古代的椅子原來這么美,你認識幾種?
我們都知道在中國,古時是有跪坐的習慣的。后受到胡人影響,漢魏出現了胡床。所謂“床”不是現在睡覺的床,而是一種坐具。長得有點類似于現在的馬扎。
“椅子” 這個名稱最早出現在唐代,那時漢人的垂腳凳或者高腳靠背椅都較為普遍,后來受到波斯的影響,靠背椅迅速發展起來。直到唐代中期以后,因椅子逐漸增多,椅子才從“床”的名稱中分離出來,開始有椅子之稱。
我們所常見的古代的椅子多數都是以明清為主,椅子的種類很多,看你認識幾種?
1、交椅
交椅就是我在文章開頭中提到過的,它類似于現在的馬扎,是原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折疊坐具,可以折疊,便于攜帶。
2、圈椅
圈椅是因靠背與扶手相連成圈形而得名,是交椅的改良版,造型圓婉優美,體態豐滿勁健。圈椅是中華民族獨具特色的椅子樣式之一。座靠時可使人的臂膀都倚著圈形的扶手,感到十分舒適,頗受人們喜愛。
3、轎椅
轎椅與圈椅的外形很相似,但腿足很短,使用時要加上盤底,穿上轎桿,抬起來行走用,我們在一些影視劇中經常可以看到富貴人家出行時乘坐的椅具,前后各一人肩扛臺杠,主人端坐其上。
4、靠背椅
沒有扶手的椅子都是靠背椅,靠背椅的制作簡單,所以式樣不多。
5、 明式四出頭官帽椅
四出頭官帽椅是明式扶手椅的典型式樣之一,是一種搭腦和扶手都探出頭的椅式家具,其造型像古代官員的帽子而得名,是家具檔次的象征。
6、躺椅
躺椅是一種休閑椅,特點是后仰的靠背很長,人可以很舒適的仰坐在上面,看來古代的人就很懂得享受啊!而且有的可以折疊,有的是腳踏部分是組合式的。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。
7、清式官帽椅
清中期,官帽椅大量使用,做法也與明式官帽椅大不一樣,故為清式。明式則是略向后傾,背板多為曲線形,清式官帽椅的紋飾比明式更為華麗,工藝也更加精湛,但結構上沒有明式科學。
8、清太師椅
唯一一個用官職來命名的椅子,原為官家之椅,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,造型厚重莊嚴,成排陳設在廳堂之上,以顯示主人的地位。
其實古代的椅子種類還有很多,今天就給大家介紹這些,看了這些古代的椅子你有什么感受?又認識幾種呢?歡迎留言。